2019-02-22
大灣區行情短暫 長線仍看基本面
臨近兩會,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國務院本周一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推動相關板塊走升。由於綱要中有很大篇幅提及香港,反映了香港繁榮穩定對於區域及國家的重要性,也表明中央肯定和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不過,港股對相關消息的熱情較短暫,市場仍聚焦中美貿易談判、美聯儲議息及即將到來的企業財報季。目前最直接受惠板塊是基建和區內金融股份,若政策落實,未來將有利於資金的跨境流動,大幅提升區內金融服務的需求。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及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由於目前僅是框架,具體如何落實仍需看後續的政策細節,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為了促進各地交流和1小時生活圈的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勢必陸續投入建設。因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加上今年是建國70週年,基建投資明顯回暖,1月份發改委批復的基建投資項目已超5000億元人民幣,而大灣區規劃為基建股份帶來更強的上升動力。除了傳統龍頭中鐵建(1186.HK)、中交建(1800.HK)、中國中鐵(390.HK)受惠外,區內業務較多的深圳高速公路(548.HK)、華潤水泥(1313.HK)、廣深鐵路(525.HK)也將受惠。
值得留意的是,綱要中提及要擴大兩地居民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不斷豐富投資產品類別和投資管道,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有消息指,兩地正探討「理財通」,讓內地居民透過境內銀行在香港開戶,投資海外金融產品,包括股票、債券、紙黃金等。現時「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主要集中在股票投資,如開放「理財通」可進一步活躍香港的資本市場,於區內有業務的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及港交所(388.HK)均可受惠,近日受此消息刺激持續走升。
銀行業可留意中銀香港(2388.HK),其作為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清算行,可受惠於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及產品業務增加,另外它與母公司中行(3988.HK)在推進粵港澳銀行服務一體化方面早已先行一步,如推出「中銀尊享跨境通」、「大灣區BOC Pay」及跨境金融支付等業務,此前在港銀中走勢較落後,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兩地資金互聯互通將為港交所帶來更多收益,而更多的內地投資者參與本港金融產品投資,也將為新經濟股帶來上升空間。
不過,大灣區政策雖然令人充滿期待,但仍只是規劃,具體企業能否從中受惠,需看後續的執行能力。正如過去「港股通」推出時相關股份熱炒數日便陷入沉寂,始終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和估值才是投資者買入的最重要依據。比如券商板塊,政策面的利好已基本出爐,現需關注A股是否真正見底回升,而這需要整體經濟環境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