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偏弱 为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经纪业务总裁 叶佩兰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WTI原油(9月)期货上周五收跌0.87美元,报65.16美元/桶。本周原油市场延续震荡走势,受到全球供需前景变化丶地缘政治丶经济数据与市场资金流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尽管炼油需求持续回升,但疲弱的制造业指标与美国油气活动下滑,仍为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国际供应面:OPEC+增产预期升温,全球供应回复强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指出,6月全球石油供应月增95万桶/日至1.056亿桶/日,主要由沙乌地阿拉伯与OPEC+主导,年增幅达290万桶/日。预期2025年全球供应将再增210万桶/日至1.051亿桶/日,2026年达1.064亿桶/日,非OPEC+国家如美国与巴西将为主要贡献者。 全球炼油活动同样呈现回暖趋势,6月日均炼油量月增170万桶,预估7-8月再增加200万桶/日至季节性高点8540万桶/日。然而,成品油库存上升亦成为潜在风险。5月OECD与非OECD总体石油库存增加7390万桶,反映高炼油量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压力。
需求面方面,根据IEA与OPEC月报,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将仅增加70万桶/日,创2009年来最低年增幅(不含疫情年份)。第二季需求增幅下滑至55万桶/日,新兴市场需求乏力成为主因。尽管印度与中国需求仍有支撑,IEA预期中国2025年石油需求仅增加8.1万桶/日,印度增长9.2万桶,均低於往年水准。另一方面,亚洲支撑力逐步减弱LSEG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亚洲进口增加至2725万桶/日,年增51万桶,显示实际消费仍具弹性。但中国石油使用量预期在2027年前触顶,其推动能源转型与电动车发展,对长期需求形成压制。
根据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最新数据,截至7月25日当周,美国石油探勘井数量减少7座至415座,连续第13周下降,并创下2021年9月以来新低。水平井数亦减至483座,反映页岩油商保守应对油价与成本压力。压裂施工队减少6队至168队,年减幅达29%。钻机与压裂队双降显示完井活动放缓,预示未来数月美国产量将面临压力。
美国能源部数据亦显示,截至7月18日当周原油日均产量下降10万桶至1327万桶,尽管全年产量预估仍维持1340万桶/日新高,但短期增长动能明显转弱。其中,二叠纪盆地探勘井数量下滑3座至260座,代表美国页岩产区亦进入调整期。
库存方面,截至7月18日,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320万桶至4.19亿桶,低於市场预期的减少560万桶,但仍较五年均值低8.6%。汽油与蒸馏油库存变化分化,其中汽油减少170万桶,但蒸馏油库存却意外增加290万桶。
炼油厂加工量日均增加至1690万桶,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5%,为年内高点。汽油与蒸馏油日均产量分别达940万桶与510万桶,支撑成品油供应。汽油日均需求回升至896.7万桶,但仍低於去年同期945.6万桶,年减近5%。柴油日均需求与年初预估背离,能源部预估2025年全年柴油需求将下滑,反映美国工业活动与运输需求放缓。
截至7月22日,CFTC数据显示对冲基金与资金管理机构的WTI期货净多单减少5.6%至153,331口,创3个月新低。净多单连续三周下降,反映市场对需求展望疲弱与油价上行空间有限的预期。
综观本周数据,美国与全球供应呈现双轴扩张趋势,而需求端却受限於制造业疲软与非OECD市场增速放缓。IEA与OPEC对2025年石油需求的保守预测显示,市场将逐步迈入结构性供过於求的阶段。地缘政治丶OPEC+动向与美中经贸博弈仍是影响油价波动的关键变数。虽然近期炼厂维持高利用率提供部分支撑,但在缺乏明确催化剂的情况下,市场短期仍可能维持震荡偏弱走势。若後续全球经济数据继续疲软,油价恐将再度测试年内低位,建议投资者可於66.61美元/桶时沽WTI原油(9月)期货,目标价62.96美元/桶,止损68.38美元/桶。
。